编者按:春节赶集忙!全国各地特色年货市场和新春市集纷纷开启,人头攒动、烟火升腾,形成一幅幅欢乐祥和的 " 年俗画 "。供销两旺中,既有节日浓浓的氛围,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央广网推出系列报道《大市场看中国年》,看各地市场 " 火力全开 ",看消费市场 " 热辣滚烫 "。
央广网南京 2 月 11 日消息 南京人总说:" 过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夫子庙不买一盏花灯,等于没过好年。"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花灯在南京人心中的分量。元宵佳节将至,夫子庙灯市更是热闹非凡,成为了人们庆祝新春和团圆的重要场所。
夫子庙西广场的东牌楼下,卖糖画的老人还未收摊,长长的街道上,汇聚了众多扎灯艺人与买灯人。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品种繁多、五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前来选购与驻足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节日氛围感扑面而来。
元宵节将至,夫子庙灯市热闹非凡(央广网记者 王纪民 摄)
灯火里有传承
资料显示,秦淮灯会最早的灯市出现在南京的评事街、笪桥一带。民国后期,逐渐衰落。1977 年,夫子庙首次恢复了灯市,从除夕到正月十八,每天前来观灯、买灯的市民和游客挤满了夫子庙。一度沉寂的传统灯俗活动,又涌现出民间自发的大潮。自 1986 年秦淮灯会恢复以来,灯市规模不断发展。
2005 年,夫子庙灯市人山人海(央广网发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 早些年的时候,南京至少有 100 家以家庭为单位的工艺作坊,每一家做的灯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南京秦淮灯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清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是灯市最热闹的时候。早年市集单日销量可达数万盏,家庭作坊全年制作的灯彩 " 几天内便可售罄 "。
" 这是我家的三脚金蟾灯,寓意招财进宝。我家做花灯的手艺从爷爷那辈开始,传到我爸爸,再到我。原本我们家姊妹 6 个都做花灯,现在只有我还在坚守。" 扎灯艺人陈英手提小巧精致的金蟾灯,自豪地说道。
扎灯艺人陈英手提花篮灯(央广网记者 顾炀威 摄)
兔子灯、飞机灯、狮子灯、荷花灯……灯市上的每一盏花灯,都承载着手艺传承的匠心。陆氏花灯以精品荷花灯和生肖灯闻名,陈英的花篮灯、郑峰的一品状元花灯、菠萝王贺维勇的菠萝灯都独具特色。颜清指着各家花灯说:" 即便同为蛇年生肖灯,不同家族的设计也无一雷同,从造型到配色都有自家配方和特点。"
" 每年元宵节前,我都会从扬州到南京来买灯,今天买了一个兔子灯和莲花灯。与往年相比,今年花灯的品种更多了,造型也更好看了,特别有节日氛围。" 来自扬州的黄先生笑道。
灯火年年,代代相传。颜清表示,夫子庙灯市目前已成为南京最具年味特色的节庆文化项目,是秦淮灯彩技艺传承、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南京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主要展示窗口。
匠心中有创新
2025 年是 " 非遗版春节 " 元年,夫子庙灯市引入绒花、云锦等江苏本土非遗元素,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并销售作品。颜清提到," 只要手艺人愿意来,我们就为他们提供舞台。" 这种开放的姿态,既保护了传统技艺,也为市集注入新鲜血液。
" 为了吸引年轻人,灯市大胆创新设计。近年推出了一系列卡通新造型,贴合年轻审美,跟上潮流。" 颜清表示。
傅习生今年 62 岁,做灯做了 50 年,已连续参与灯市 20 多年,今年他为蛇年设计了三款灯。" 传统蛇灯带轮子,小朋友可拖着跑;卡通蛇灯融入‘如意’‘有福’元素,可爱又讨喜;写实蛇灯以荷花底座托起蜿蜒蛇身,寓意‘长寿祥瑞’。" 傅习生向记者介绍,今年创新的这盏 " 写实蛇灯 " 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很难,从设计到成品需四五个月,仅打稿就几十次。
扎灯艺人傅习生展示创新蛇灯(央广网记者 顾炀威 摄)
傅习生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高,每年致力于构思和创作新颖的造型,并耗费大量时间打磨作品。他认为,作为手艺人,这是对技艺的尊重。如今,傅习生身边多了两名大学生徒弟,在指导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他会积极参考借鉴徒弟的想法和创意。" 等灯市结束,我又该琢磨明年马年花灯的新造型了!" 傅习生笑道。
下午时分,阳光斜洒在夫子庙灯市,市民与游客穿梭在市集上,或观灯买灯、或打卡拍照,商户们热情地展示手中的灯彩。" 我们南京人的习俗就是每年都要买盏灯,每年都会逛灯市,从小就喜欢花灯。秦淮灯彩的造型很别致,今年花灯的颜色更加丰富了。" 南京市民茹女士表示。
" 目前传承人年龄都偏大,我们期盼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灯彩。我们也愿意创作他们喜欢的灯彩,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让年轻人体验灯彩带来的幸福感,延续这份兴趣。" 颜清坦言,灯市不仅是买卖,更是文化基因的传递。
市民游客在灯市里买花灯拍照(央广网记者 顾炀威 摄)
多少年来,红红火火的灯市带动了一批批扎灯艺人勤劳致富,而无数秦淮灯彩传承人,用他们的双手,点亮了一年又一年秦淮河畔的烂漫灯火,书写中国年的新画卷。
一盏灯,一座城。这里的热闹,是千年文脉的生生不息,也是南京这座城市充满韧性与活力的缩影。
监制:赵净
统筹:张璐华 安琪
采制:顾炀威 王纪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央广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 小时报料热线 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 " 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 " 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