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口大增,深圳为何又“超常规”引才?

去年人口大增,深圳为何又“超常规”引才?

谢自 2025-02-24 实时报 26 次浏览 0个评论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去年人口大增,深圳为何又“超常规”引才?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422268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释放一系列“超常规”引才信号。

  会上透露,深圳为来深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的政策已实施12年,如今免费住宿天数将从7天延长到15天。对于在深就业创业的人才,结合实际提供面积不等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有志在深圳发展的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

  同时,深圳将实施“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与国内外近100家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单位、知名高校和创投机构签约,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和青年创业者提供用房、资金等全要素支持,最高资助金额达100万元。

  深圳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表示,深圳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规举措”,出台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政策,优化实施现有政策,加力推出新一批人才评定、顶尖人才直认、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清单、人才褒奖激励等系列新措施,以吸引更多人才来深发展。

  解读:最新信息显示,深圳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1798.95万人,比上年增加19.94万人,增长1.12%,连续两年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均居广东各地市首位。

  不仅如此,深圳2024年增量较2023年(12.83万人)多了7.11万人,增速较2023年(0.73%)提高0.39个百分点,在全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背景下,深圳的人口吸引力强悍程度可见一斑。

  既然如此,深圳为何还要大手笔“超常规”引才?

  一个现实问题是,深圳面临人口规模与产业能级的结构性矛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28.8%,低于北京(42.0%)、上海(33.9%)、杭州(29.3%)等城市。

  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将会对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去年4月,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约14万人,人才供给存在总体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深圳本土人工智能人才培育不足,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仅深圳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获批人工智能专业,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差距甚远;另一方面,深圳生活成本高企、医疗教育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又影响了人工智能人才引进。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的重要城市之一,目前,深圳已经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此次新闻发布会也透露,在通过“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无忧安居、“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乐业办公的同时,深圳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资金专项补贴训力券、模型券等,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同时,还将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进行协同攻关。

  河南省委书记、省长到胖东来调研

  《河南日报》消息,2月22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到许昌市调研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等工作。其中,在胖东来综合生产基地、河南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刘宁、王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情况,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许。2月2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宣布,胖东来正式进军河南省会郑州。于东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胖东来超市公司决定在郑州开设一个具有艺术特色的超市作品、带动郑州商业更加美好、为郑州增添美丽。

  上海推动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推进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邮轮旅游港。坚持三岛联动,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上海工业博物馆建设,筹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海博物馆北馆(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

  今年山东新能源车产量力争达百万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分三个层次提出12条政策措施,大力度推动工业稳产优供,以更多元、优质的生产供给助力全省消费提振升级。其中透露,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0万辆左右。

  广东陆丰核电项目主体工程开工

  央视新闻消息,2月24日,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广东陆丰核电项目双三代核电机组建设序幕全面拉开。广东陆丰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已核准4台机组。广东陆丰核电项目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每年可等效替代标准煤157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69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11.7万公顷。

  东北规模最大跨海大桥工程启动

  央视新闻消息,2月24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长海大桥项目在辽宁大连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约79亿元,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计划在2030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打破全国唯一海岛边境县长海县“朝发夕至、看天出岛”的交通困境。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其中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推进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元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2024年,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1829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以修正总吨计的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全年实现增加值超过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

  此外,2024年,海洋服务业增加值62849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为59.6%,拉动海洋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邮轮旅游热度高涨,海洋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2%。

  31省份政府性基金收入,江苏排名第一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地方财力重要来源。近日,第一财经根据31省份预算报告整理发现,2024年江苏政府性基金收入以约8097亿元稳居榜首,浙江超6000亿元收入规模排在第二,山东则以超4000亿元位居第三。

去年人口大增,深圳为何又“超常规”引才?

  此外,四川、广东、上海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均超3000亿元,分列第四至第六名,湖北、贵州、北京这一收入超2000亿元,分列第七至第九名。安徽、福建等8个省份这一收入超千亿元,剩余14个省份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不足千亿元,其中西藏收入最低,仅41亿元。

  中国财政有“四本账”,政府性基金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头,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平均比重约85%。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去年人口大增,深圳为何又“超常规”引才?》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